试管开奖hcg8.3绝望停药,但却成功健康生女,她到底怎么做到的?

Last update on 2025年09月15日

要说整个试管过程中,最激动人心,也是最让人紧张的时刻,开奖日肯定名列前茅,它决定胚胎的命运,最牵动姐妹们的心。

无论是鲜胚移植还是冻胚移植,如果开奖值仅8.3,在大多数医生和患者的眼中,几乎等同于宣告试管失败。

今天案例中的日本女士看到这个开奖数值心灰意冷,主动停掉了所有的保胎药。

但是命运有时候很爱开玩笑,这个故事的结局却是她成功抱娃。

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医学奇迹,但它真实地发生了,并被详细记录在了一份全球顶级文献报告中。

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赶紧跟着圈姐一起来解读这篇文献吧!

01这对夫妻的基本情况

这是一对日本夫妻,男方29岁,女方30岁,属于原发性不孕,问题主要在男方,检查发现他患有无精子症。

女方之前的检查报告左侧输卵管堵塞,感染过衣原体,但已经吃了抗生素痊愈。现在复查两边的输卵管都通了。

女方月经规律,周期29-31天,她的体重指数(BMI)、身高和体重分别为18.6 kg/m²、159厘米和47公斤。妇科内诊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和双侧卵巢无异常。

在月经第2天,她的基础激素水平如下:

卵泡刺激素(FSH)6.6 mIU/mL

黄体生成素(LH)5.5 mIU/mL

雌二醇52 pg/mL

催乳素(PRL)6.3 ng/mL

促甲状腺激素0.82 μIU/mL。

此外,抗缪勒管激素(AMH)水平测定为6.75 ng/mL。

男方抽烟,初次精液分析显示精液量为3.4毫升,但即使离心后也未发现精子。该分析重复进行了三次,评估结果未变。

睾丸体积右侧26毫升,左侧24毫升,生理检查及超声检查均未发现精索静脉曲张和肿瘤的证据。

血清激素水平为:FSH 4.0 mIU/mL,LH 3.2 mIU/mL,总睾酮4.00 ng/mL
PRL 10.6 ng/mL

以上均在参考值范围内,基于以上情况,他被诊断为梗阻性无精子症。

基于上述情况,在女方取卵之前,医生为男方在局部麻醉下对右侧睾丸进行了常规睾丸取精术,并将活动精子进行了冷冻保存。

02这对夫妻的治疗情况

医生给女方安排了促排,主要用了克罗米芬、FSH、HMG,用药期间密切监测卵泡大小和激素水平。

等卵泡成熟了,用GnRH激动剂喷鼻药触发卵子最终成熟。

在全身麻醉下取卵,一共取了16个,但因为男方精子少,用了二代试管技术,完成受精。

受精的结果是有一个发育到第三天的胚胎,9细胞质量中等,还有3个发育到第五天的囊胚,其中一个质量好的4BB胚胎两个质量中等的4BC胚胎。

医生给女方采用人工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,当内膜厚度达到8毫米时,开始补充黄体酮,包括阴道塞药(300mg/天)联合口服地屈孕酮(30mg/天)。

黄体酮治疗5天后,子宫内膜厚度为11.3毫米,呈三线征,移植了一个4BB级囊胚。

等到移植第七天开奖日,也就是孕3周5天的时候,她测得hcg为8.3 mIU/mL,孕酮水平为16.8 ng/mL。

患者因为hcg水平显著偏低,可能没怀上,或者正在生化,患者认为继续用药是在浪费钱,就停掉了所有的激素用药。

神奇的是,过了两周多,她的血清hcg自己猛涨到了9359,孕酮也有12.6,超声看到了宫内孕囊,并且看到了胎心搏动。

看到宝宝还在,医生赶紧让患者重新用上保胎药,后来又加了黄体酮肌肉注射剂,一直用到怀孕9周多,确保安全度过孕早期危险阶段。

孕20周时详细超声检查没有发现病理学和结构学异常,除了宝宝长得稍微慢一点,个头在最小的10%那一档,其他没发现问题。

最终在孕40周6天的时候,这位女士顺产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宝,体重2601克,Apgar评分为8/9分,患者在分娩后5天出院。

03移植后期激素到底该怎么用?

这个文献的研究者在后来的文献中对移植后的用药提出了质疑,在激素替代周期,黄体酮该补多少?补多久?用什么方式补?医生们还存在争论,没有统一的标准。

有些研究认为应该随着怀孕早期孕激素的自然升高而增加药量,但也有研究发现,即使验血发现孕激素低,临时加药也未必能提高成功率减少流产。

比如圈姐就查到一个印度案例,孕妇查到怀孕后,孕酮水平<1ng/ml,但是依然成功怀孕,截至文献发稿时,妊娠31周,并且没有任何并发症。

研究者认为,排卵后黄体中期的孕酮值应至少为6.5ng/ml,最好是>10ng/ml。

就这个案例而言,血清孕酮水平如此之低,怀孕如何继续是很神奇的,医生最终也没搞明白。

研究者推测,胚胎植入后,发育中的孕酮分泌hcg,可能是hcg维持了黄体功能。

回到本案例,在3周5天停掉了所有激素,为什么胚胎还能继续发育呢?

医生推测,试管婴儿中胚胎着床那一刻可能确实需要外来的黄体酮帮忙铺路,模拟自然怀孕内膜蜕膜化。

但是一旦着床成功,维持早期怀孕可能就不完全依赖持续高剂量外来孕酮了。

胚胎也许可以自己产生少量激素,加上着床时启动的子宫内膜的一些内在变化,可能就足够支撑一段时间了。

这个案例表明,胎盘,或者说胚胎滋养细胞,生产激素的能力可能比我们想的要更早一点、强一点。

这个案例促使医生们重新思考,对于所有激素替代方案的病人,是不是真的必须千篇一律地用药到10周或12周?

是否对某些人来说,可以更早一点减药或停药?但这需要非常谨慎的研究。

另外这个案例让圈姐想到了之前写过的胚胎延迟着床的案例,在本案中早期hcg非常低,是否也是一种胚胎延迟着床的情况呢?

胚胎能起死回生?流产后HCG先降后升,最终成功抱娃!到底咋回事?

当然,本案例很特殊,是少数成功的例子,不能因此就让大家在激素替代周期中随便停药。

但医生呼吁要做更严格的临床试验,来搞清楚到底什么时候,给多少药最合适,避免不必要的用药。

04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发

传统上我们认为胎盘要到怀孕8-10周才能完成交接班,接手分泌足够的孕激素维持妊娠。

但今天这两个文献强烈提示,胚胎滋养细胞可能在怀孕极早期就具备了分泌关键激素的能力,足以支持胚胎着床和早期发育。

这刷新了我们对胚胎早期内分泌能力的认知,说明生命在萌芽之初就拥有一定的自给自足潜力。

在超低hcg和停用所有外源性激素支持的双重逆境下,这个胚胎依然存活并健康出生,展现了生命在极端条件下的惊人韧性和适应能力。

这提醒我们,评估早期妊娠结局不能仅依赖单一的生化指标,如hcg,胚胎自身的质量和发展潜能起着决定性作用,低hcg不一定等于绝对失败。

目前激素替代方案中,普遍要求持续补充外源性黄体酮直至孕10-12周,这个案例表明对于部分患者和胚胎,可能并不需要如此长时间、高强度的外源性激素支持。

胚胎自身产生的激素加上着床时已被动启动的子宫内膜环境,可能足以维持一段时间。

这促使我们反思,当前的常规试管保胎方案是否过度?是否有可能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更精准化、个体化用药?

这个案例虽然是个例,但它暴露了我们对早期妊娠维持机制理解的不足,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停药会导致流产,而极少数却能成功?

胚胎自分泌激素的启动时机、效率以及个体差异的关键因素是什么?子宫内膜在着床后维持妊娠的程序一旦启动,其独立于激素的程度是如何的?

这凸显了生殖生物学领域的复杂性,强调了进行更深入基础研究和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必要性。

这个案例为遭遇早期极低hcg而陷入绝望的姐妹提供了一线希望,说明低数值并非绝对没希望,同时也为未来医学发展指明了方向!

通过更深入的研究,未来或许能识别出那些低风险患者,实现安全、精准的减药或停药,减轻患者负担!

总之通过这个罕见的成功案例,照亮了我们对早期妊娠的认知盲区,胎盘分泌关键激素的能力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更早启动!

它提醒我们,胚胎自身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,也提示着未来试管婴儿保胎治疗拥有走向更精准、更个体化的可能。

但我们也必须知道,这仅是特例,目前还没进行大规模研究,绝非可以实践的通则!

生命的奇迹值得敬畏,但科学的路仍然需要谨慎前行!目前我们能做的还是严格遵医嘱完成治疗,而不是自行用药或者停药,加油!

全文完!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,围观也是一份力量,转发就是一份担当,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,给我点个赞,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,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,谢谢您!

郑重声明

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科普分享,不对所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,亦不承担因该内容已过时、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,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,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,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。


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

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

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

抱娃路上,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


——THE END——


参考文献

Successful pregnancy and live birth despite discontinuation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t 3 weeks and 5 days of gestation following vitrified-warmed embryo transfer under a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cycle: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.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. 2024 Dec 20;24(1):831. doi: 10.1186/s12884-024-07059-w.

Spontaneous early pregnancy with very low levels of progesterone during 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-A case report. JBRA Assist Reprod. 2022 Nov 9;26(4):675-676. doi: 10.5935/1518-0557.20210115.

标签:HCG
最新文章